找到相关内容106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出家因缘(传喜法师自述)

    ?赶快跪下来磕头忏悔,对不起,对不起。这个事情传出来,大家知道,这个老和尚功夫非常了不得。这是我在师父身边才能听到,他早早就证得了念佛三昧,他一直不出山门六十多年。到六十岁的时候,才开始收皈依弟子。...

    传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0667892.html
  • 帝洛巴尊者传(1)

    了种种理论的智慧,对清净戒律及禅修的寺院生活也甘之如饴。 【萨尔雅巴及马汤吉上师】 有一天,当帝洛巴在佛像前禅定时,看到佛座放出光芒,又听到如天籁般的音乐传出。虽然心中略感讶异,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367900.html
  • 萨迦班智达生平、事业简介(2)

    即供了香。阴历十月六日,传出各种妙音,法王问:“我身边所有的人全部是到经堂供奉尊胜塔者吗?”我回答说:“是去经堂观瞻法幢的。”法王说:“他们如此行走,能闻何音,请你前去询问。”我问后,迎佛之众祭祀者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167946.html
  • 那山那寺那僧(再访狮子岭兜率寺纪实)

    之前,我回望巍峨的大慈塔,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愈发的静穆庄严,微风吹过,塔上的风铃便传出阵阵梵音。总有一天,庄严的大慈塔也会倒掉,今天来朝拜大慈塔的所有人,无论是正在嬉戏的青年,还是我,也都会化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2667995.html
  • 释迦牟尼佛舍利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

    兰丹州万捷县吝来村的莲花寺,近年在塔顶的暗格内,意外发现一个镶金的容器。僧侣当时逐层将容器打开,一直开到第三层,内有佛祖释迦牟尼佛牙舍利。此事传出后,震惊全球佛教徒。  25、缅甸“明江佛牙”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2968067.html
  • 《苯教史:嘉言库》(节录)

    徒穆嘉哇洛哲于桑桑拉札修行往生四光度境,二百七十岁时圆寂,一生功德无量;其徒赞波夏哇于左茹香岩洞修行成就,一千六百岁时驯伏西南方神鬼,化成玉布谷鸟升天。所谓三诵(称)是从三身传出的神身、龙身、人身。龙智...徒赞波夏哇于左茹香岩洞修行成就,一千六百岁时驯伏西南方神鬼,化成玉布谷鸟升天。所谓三诵(称)是从三身传出的神身、龙身、人身。龙智传授与波斯欧赛巴迈,其传授与门巴更萨,其传授与楚辛襄丹,其授与三集密和...

    夏尔匝·扎西坚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1768293.html
  • 中国禅宗历史上的“方便通经”(续)

    纯粹实践型的静默主义,以惠育为代表,其作派是“受道心行,口未曾说”。二是“藉教悟宗”,不废言说的一派,此系从可师传出,后有粲、惠、盛、那、端等禅师和长藏、真法和玉等法师,法冲也属于此一类型,其特点是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84868801.html
  • 佛光菜根谭之宝典

    people. 098 与其为世上的刀兵劫难而悲愤 何如倾听夜半屠门传出的哀号声 与其为社会的灾祸频传而叹息 何如倾听平日碗盘众生的怨恨声 Better to hear the midnight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1068872.html
  • 鸠摩罗什“破戒”问题琐议

    律多是什所传出,三千徒众,皆从什受法,但什累业障深,故不受师敬耳[1]453-454。  这又表示了鸠摩罗什自己对“破戒”的内疚心情。由于“破戒”而使自己“累业障深”,虽有三千徒众受法,但自己“不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4069184.html
  • 瑜伽行派唯识学之结构——再谈无为依与有为依唯识学的区分

    学。直接从印度本土的发展看,在弥勒、无著、世亲为代表的根本唯识学阶段或稍晚传出的《楞伽经》、《密严经》,使无为依唯识学最终系统化,换言之,经过融入完整的种现的缘起思想,印度无为依唯识学达成其最终形态。...

    周贵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2669238.html